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开云电竞卷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成就了金华的富庶与繁华,绿色成为八婺大地最鲜明的底色。
11月25日,习生态文明思想浙江论坛在我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习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交流,共商生态保护之道、共谋绿色转型之策、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本次论坛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为主题,总结提炼习生态文明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启示,搭建习生态文明思想交流合作传播平台,彰显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助力打造习生态文明思想实践与传播高地,引发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与热议。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低碳转型、绿色发展贡献经验与智慧,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领域达成广泛共识。
论坛考察阶段,不少嘉宾站在市区湖海塘公园的湖滨广场远眺,树林绿意葱茏,树荫间鹭鸟栖息、觅食,优美生态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曾经养殖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成了市民心中的痛。”2013年起湖海塘水域及周边区块开始整治,2015年完成库区清淤并开工建设,2017年10月以“湖海塘十景”为亮点的城市湿地公园开园纳客。今年,金华对湖海塘实施水生态修复,在湖底种植矮生苦草、刺苦草、龙须眼子菜和小茨藻等水生植物,提升水生态稳定性,有力推进“河—湖—林—田”和谐共生。
“建设美丽中国,城市是重要载体,湖海塘公园的治理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的具体实践。”中国环境报社社长李瑞农表示,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使城市内部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金华在这方面走到了前列。
20年来,金华始终坚持以最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后实施5轮“811”行动,系统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连续7年Ⅲ类水质达标率100%,成为全国首批12座“达到治理目标、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00%”的地市,全域创成“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建成全国首个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上黄观测站,在浙江省首批通过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评估,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12年提升。
“人与自然和谐首先要与自然和解。”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夏光致力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建议,生态环境美应当包括建筑美、景观美、历史美、音乐美等社会环境因素,同时要把思想美、文化美、行为美等精神层面因素囊括进来,积极回应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满目青绿的金华让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之于中国,就像眼睛与生命一样宝贵,警醒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世外仙境水连天,桃源景色醉人间”。当今,生态颜值就是不容小觑的生产力,由绿水青山间催生的“美丽经济”,正不断迸发强大能量。
在婺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智慧化养殖牧场,培育“熊猫猪猪”IP,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在磐安,中药产业立足当地药材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禀赋,借助数字化等手段,拓展休闲观光、健康旅游、医疗服务、养生养老等产业,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在金东,当地农户积极加快花卉苗木种业创新,强化产品质量提升,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深入激活“美丽经济”,用花木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经济本质上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看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以淼表示,不仅要把高品质的“绿”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富”,还要让“金山银山”更好地反哺“绿水青山”,通过构建生态保护“新格局”、打造生态产业“新引擎”、拓宽绿色共富“新通道”,使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价值”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金华在这方面展开了探索和实践。比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围绕“2+4+X”产业导向,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和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行动,积极引导水晶、五金、纺织、水泥等高耗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布局竞跑芯光电、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赛道,持续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推进“两山”转化方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影视文化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释放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三生”融合等发展红利;推进“双碳”行动方面,在浙江省率先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迭代完善低(零)碳试点激励机制,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使用,有序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一组组数据让人自豪: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7.5%,同比增速高于浙江省平均14.2个百分点;全市累计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9个,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7个,数量居全国第一;全国首个煤电碳捕集示范项目、首单发电行业碳保险、首个民营企业碳中和债券落地金华,获评国家优秀低碳试点城市。
“生态共富”“千万工程”“绿富和美”等词语,是本次论坛上的关键热词,其中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成为大家剖析“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热点话题。
李祖村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小切口入手,各类创业主体纷纷进驻,乡村旅游红火起来,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如今,常住人口只有500多人的李祖村,有200多名年轻农创客入驻,58个创客项目散落各处,处处是网红打卡点,今年以来游客量超30万人次。
绿一点,美一点,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不止一点点。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金华坚定扛起“千万工程”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责任,全国率先开展现代化和美乡村创建,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高水平全覆盖,乡村环境实现由“颜值”到“气质”、由“面子”到“里子”的整体蜕变,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金华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朱平国的点赞。他说,从村容整洁的最基本要求,到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改善需求,再到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发展理念不断进步的过程,是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在金华,我看到了‘美丽经济’与‘美丽民生’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市深入实施新时代全域美丽全民富裕大花园建设行动以来,全力打造浙中诗路文化带、5A级高能级景区创建提升、“十大名山”公园等标志性工程,建成全国首条全市域、全流域、复合型生态廊道,一幅步步皆是景、处处高颜值的大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如潮掌声与快门频响中,前沿观点高潮迭起、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台下目光炯炯、频频点头,与会嘉宾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一份愿景凝聚共识、一份承诺汇聚力量,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执绿为笔,一定能共同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