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披“绿”生“金”一座江南小城的绿色蝶变——江西渝水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8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披“绿”生“金”,一座江南小城的绿色蝶变——江西渝水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的报道。
渝水,江西省新余市主城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这个有着92万常住人口、6个街道和11个乡镇的江南小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北宋宰相王钦若、现代国画艺术家傅抱石均出自渝水。1930年,著名的罗坊会议在渝水罗坊镇召开,《兴国调查》也诞生于此。
行走渝水,犹如闯进抱石画卷,青山碧水笼罩在蒙蒙烟雨间,草木葳蕤,绿意盎然……在去年发布的《2023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渝水区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区,分别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80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84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90位。
然而,秀丽的山川风貌背后,渝水也曾饱受环境污染之扰,面临资源枯竭之困。在“双碳”背景下,如何实现生态美与工业强并行,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美好生活统一起来?近年来,渝水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更高标准保护绿水青山,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雨后,袁河公园内,三三两两的市民沿着休闲步道慢跑。草坪、竹林、湿地、运动场、观光塔……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废弃钢渣山。
“几十米高的露天钢渣山,晴天尘土飞扬,窗户都不敢开;雨天满地泥泞,走一圈鞋子都黑了。”袁河街道王坑管理处党支部书记钟伟云在周边村子长大,钢渣、煤灰和烟尘就是他的童年记忆。
在渝水,“钢”是一张绕不开的城市名片。新余因“钢”而兴,从延续千年的冶铁采矿到因“钢”设市,再到如今钢铁、锂电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新余市锂盐产量占全球20.83%,全国24.56%;2023年新余市钢材产量1367.34万吨,全省3646.3万吨,新余钢材产量占江西省37.5%。厚重的工业底色不可避免地为城市居民带来了污染困扰,部分区域水质、土壤污染危及居民健康,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钟伟云所在的袁河街道,曾有不少老居民不堪其扰,被迫搬离。
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2018年起,新余袁河公园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启动,新余市、渝水区联动,投入2亿余元,将废钢渣山搬走,经过综合整治、改造,在原址打造了江西首个钢铁文化主题公园。
如今,行走在袁河公园,生态绿地与城市文化元素相映成趣。园区内保留了大量转炉、火车头、铁矿石等实物与工业造型,让人直观感受这座钢铁之城的今昔之变;站在高处,可一览水生植物长廊,欣赏湿地景观;公园南侧的防护林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将新钢厂区与市区隔离。
与袁河公园仅一街之隔的“老上海风情街”里,网红小店、茶馆、咖啡厅……一排排老上海风格建筑别有韵味。这里原是一个自然村,当年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在此安家落户,当地利用这一特色打造老上海主题“网红”街区,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
据了解,袁河公园项目2021年荣获江西省优质建设工程最高奖项“杜鹃花奖”,2022年获华东六省一市“华东地区优质工程奖”,2023年被列为“江西省城市体检转化城市更新项目优秀案例”(第一批),在全省进行推广。
对周边居民而言,感受是最直观的。“空气好了,环境美了。闲暇时,我就会带着家人来逛逛公园和风情街。”钟伟云说。
推动绿色发展,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渝水区通过一系列绿化工程,提升了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景观品质。新建的绿道将城市主要公园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绿色网络;河道两岸建设生态缓冲带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恢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成为市民心目中的“生态绿廊”。
清晨,位于新余城区西北角的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内,蝉鸣、蛙鸣、鸟叫声不绝于耳,不时有野鸭、白鹭三两结对,游弋觅食。全长49.5公里的孔目江,贯穿新余城区,是新余市的“母亲河”,也是主要饮用水源。
63岁的志愿巡护员宁满根刚刚结束巡逻。“我是土生土长的堆上村民,从小就在江边打鱼。”说起记忆中的孔目江,宁满根很是感慨,“以前根本没有环保概念,我们靠水吃水,炸鱼捕鱼都干过。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进江里,臭气熏天。”
改变始自2007年,孔目江湿地被批准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十几年间,孔目江的变化,宁满根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江畔的堆上村拆迁,道路拓宽了,田地上建起了高楼,村民们搬进了楼房;孔目江河堤加固,沿岸筑起了护栏,围起了绿化带……除了河水清了,风景美了,让宁满根感受最深的,还有人们观念上的变化。
“现在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了,大部分都很自觉,有些游客看到有垃圾还会顺手捡走。”禁渔期间,宁满根每天都来巡河,往返一趟需要3个小时。看到岸边有人非法捕捞、违规垂钓以及私拉渔网,他立马上前劝阻、收缴地笼网并拍照记录。孔目江街道沿江路社区党委书记宋润英介绍,宁满根所在的巡护队由当地管理处村委干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组成,3人一组每天巡查三次。除了日常巡查,还负责辖区内禁捕、环保政策宣传、防溺水宣导等工作。
自2016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渝水区构建了区、乡、村三级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体系,切实做到守河有责、守河负责、守河尽责。最新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孔目江江口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孔目江城区段被打造为幸福河流先行示范段。
一江碧水,浩荡东流。夜幕降临,孔目江两岸热闹起来,灯光秀、广场舞点亮了渝水的夏夜。倚江而居的市民们养成了每天去江边走走的习惯,在这里锻炼、纳凉,释放白日的疲惫与压力。
鹄山镇库里村村民黄林勇戴起草帽,骑上摩托,照例到泥子能山脚下看看自家种植的蜜桔。每年夏季,山谷里的数万枝格桑花竞相绽放,汇成一片花海。
几年前,这片山体还是宏盛采石场的废弃矿山,岩体,粉尘四起。曾经的宏盛采石场发展迅猛,在经历长期开采后,重重青山上凿下了道道裂痕,半面山体常年在外,滑坡、山洪等灾害和塌陷事故时有发生。
鹄山镇位于新余北部、蒙山南麓,非金属矿种类多、储量大。过去,鹄山镇以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享受“靠山吃山”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伴生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经过分两期推进的生态修复项目,如今破损的山体已基本被绿植覆盖。“自2020年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以来,我们实施‘一矿一策’矿山精准治理,将一部分矿区土地修复为绿地,一部分土地复垦为耕地,生态修复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鹄山镇党委副书记廖松华介绍,宏盛采石场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是由渝水区(鹄山镇)与三峡大学润智生态科技研究院合作实施的“非煤矿山高陡岩石创面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入选《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的修复典型案例。
关停不易,“养山”更不易,对此黄林勇深有体会。作为村里的泥工,他参与了矿山修复工作。“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大家都挺高兴的。”能亲手为家门口的大山修复“伤疤”,他打心底里开心。
在鹄山镇盛旺矿产品厂的操作车间,几位工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监控屏。屏幕上,从分拣到加工的各个环节基本全封闭。走进厂区,平整的硬化路面干净整洁,道旁绿植茂密。
这是一家生产透辉石的企业。2021年,生态环境部督察并曝光了该企业生产方式粗放,厂区内遍地积尘,矿山开采、矿产品加工环节大量扬尘污染环境,周边道路破损,货车运输尘土飞扬等问题。
思变方能脱困。问题曝光后,在新余市委、市政府,渝水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鹄山镇会同企业全盘认领问题,即知即改。
“除了拆除11条老旧加工生产线万吨透辉石及其废料综合开发项目,我们还完成了道路硬化、园区绿化、新建雨污收集沉淀池、修建排水沟等项目。还购买了洗车池,要求所有货车必须密封、清洗后方可出厂,并聘请专门的工人负责维护园区环境。”盛旺矿产品厂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始终要迈出这一步,毕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设备改造升级后,大大减少了开采中的资源浪费,还能扩充新的产品品类。”
记者看到,不远处的矿山正在“边开采边覆绿”,山头已经挂网,作业车辆正在浇灌含有种子的泥浆,不少植物已经发芽,透出一层薄绿。
以绿色为底色,让工业“绿”起来。近年来,渝水区以“壮士断腕”的治理决心,关停了一批违规企业,并精心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让光秃秃的矿区变成葱郁绿地和美丽“花园”。同时,积极引导现存的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创建,严格编制创建方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1年环保督察曝光涉及的渝水区4家企业13个问题,均在2021年底整改到位。全区共关闭露天矿山38家,需工程治理的24座矿山,已全部编制了生态修复方案并完成评审,并已启动生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渝水区共保留持证矿山28家,经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检查验收,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后复工复产的矿山企业共13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抛弃落后的发展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8月5日拍摄的南安乡朝阳村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场。本组图片均由廖海金摄
在距离新余仙女湖景区5公里的良山镇鹊桥村,不少私家车停在一处天然泉眼前,市民张先生乐呵呵地拎着三只空水桶下车。“我每周都来打三桶水,刚好够全家人喝。这里水质好,泡出的茶特别香。”工作日上午,前来打水的市民依然排起长队。
新余人常说“鹊桥看水”,鹊桥村是新余市的水源地之一。这个由15个自然村、576户人家构成的小村庄,森林覆盖率近80%,山中水源丰沛,村中大小山塘34口。早些年,由于山塘承包养殖、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当地引以为豪的水质受到严重影响。2017年,鹊桥村委会申请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投资近400万元,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2019年,鹊桥村申报省级水生态文明自主创建村,2020年获批省级水生态示范村。
走进鹊桥村,处处可见“七夕”元素:礼堂、许愿亭、爱情公园、挂满同心结的古樟树,还有牛郎织女雕塑和彩绘……成片的荷塘和风铃长廊间,是环绕村庄的水渠,水质清澈见底。
“这种黑藻,只有在水质特别好的地方才会生长。”鹊桥村党支部书记周腾保指着水渠中生长的一种水草,骄傲地“炫耀”起鹊桥的水质。他告诉记者,多年前,鹊桥村已全面完成户厕改造,所有村小组实现雨污分流,达到生活污水零污染;村里的生活垃圾由第三方公司专业处理。市区水利、环保部门每季度都会来取水检测,鹊桥村的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
得益于“鹊桥”之名与生态优势,鹊桥村围绕“七夕”文化,融合现代农业,打造农文旅高度融合的省级3A乡村旅游点。每年的七夕节,是鹊桥村最热闹的日子,外出务工和外嫁的子女都会返乡。这几年,鹊桥村又成功举办了多届鹊桥七夕文化旅游节,每年吸引近万名游客前来。山清水秀的鹊桥村,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在渝水,越来越多像鹊桥村一样的村落走出深闺,让美丽风景化作致富“钱景”。
面朝田野池塘,背靠山峦森林,一栋栋山居小屋散落其间……在渝水,不必跋山涉水,也能找到“诗与远方”。在良山镇下保村,地球仓·花千谷生态假日酒店营销经理赵春玉正忙着制作咖啡,为新一批住客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她介绍,“地球仓”是自助式移动智能生态酒店,和传统建造工艺不同,其“部件”由工厂生产,整装出户,“像搭积木一样可以组装移动,也方便拆除,减少建筑垃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地球仓”的工作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当地村民。
作为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生态村,下保境内有森林资源13000余亩,绿化面积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90%以上。在下保村党支部书记胡云华的回忆中,“曾经的下保村,偏僻贫穷、资源匮乏、交通闭塞,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村民们砍树卖树赚点额外收益。”
为了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变为“金山银山”,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自2016年起,下保村就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带动全村人端起旅游饭,打造花卉苗木基地、格桑花海基地、农业示范园、“地球仓”等农文旅结合项目。如今的下保村,把农村当成景区来建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已是一个集美丽乡村建设、旅游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园,每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
在界水乡,一年一度的“蔬香渝水 果然美好”采摘节正在举行。“来看看表演,吃吃特色长桌宴,还能采摘果蔬。”退休职工张秋英和几位老姐妹专程驱车赶来当志愿者,亲手做起了南瓜饼。另一侧的果蔬采摘园内,不少游客带着孩子,“钻”入大棚采摘玉米、茄子、西红柿等时令果蔬。
在江南红农耕研学基地的农耕科普教育馆内,孩子们通过讲解和触摸了解水稻的生长周期,亲近、感受自然。“基地里有不少项目正在建设,我们希望能通过研学活动和农耕体验,让更多孩子体会到农耕之美。”采摘节主办方、江南红集团副总经理胡腾根说。
界水乡是当地有名的有机蔬果之乡。界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丁菊平介绍,为进一步探索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作用,界水乡投资建设农业知识普及馆、农耕器械展馆、农产品科技3D展示厅、生态有机蔬菜种植教育基地等,推动提升农耕研学品牌,并积极开展采摘节、糍粑节、年货节等文旅活动,吸引游客,带动消费增长。
守望乡愁,幸福可期。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渝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的绿色富民之路。
“白鹭把这里当家了,每年按时飞来,我每天早上都要被白鹭叫醒。”村民黄耐生抬头望向屋旁的苦槠林,诉说着“甜蜜的烦恼”——树顶白影翻飞,鸟鸣不绝于耳。
在鹄山镇桐村华家村小组,紧邻村民房舍边一片约20亩的苦槠树林里,密集栖息着近万只白鹭。
黄耐生回忆,20世纪80年代,村里就有白鹭,但当时乱砍滥伐的情况时有发生,白鹭飞来也留不住。这几年,随着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苦槠林越长越高,白鹭种群数量急剧增加。时间久了,村民们早已适应了这些略显聒噪的“邻居”,甚至迁徙季节听不到鸟叫还“有点不习惯”。遇到大风天,偶尔会有几只小白鹭不慎从树上跌落到村民家中。黄耐生说,他们对此习以为常,不会特意驱赶,多年来未发生过偷捕事件。
良禽择木而栖。在这里,“一个村”与“一群白鹭”和谐共生,延续着绿色发展的生命故事。
鹄山镇山多田广。自2013年起,除了整治矿山,鹄山镇还积极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近年来,鹄山镇高度重视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抢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吸引社会投资,帮助全镇两百多户脱贫户、百余户农户实现增收,走出一条“饲草种植-肉牛养殖-有机肥加工利用-绿色果蔬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全链条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路子。
在渝水,每一片林木都有它的“守护人”。南安乡护林员易国清每天巡山巡林,晒得皮肤黝黑,靠着一双腿、一枚红袖章、一支小喇叭履职尽责。易国清告诉记者,护林员的工作虽然枯燥,“巡山靠走,宣传靠喊”,却需要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如果发现乱砍滥伐、违法占用林地、盗挖竹笋、违章野外用火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拍照记录,并通过手机上的“赣林通”将巡护事件上报。
南安乡林业站站长李国华在一旁点开手机,辖区内多个点位的巡护时间、巡护路线、上报事项一目了然。“我们‘一长两员’,每个月要到辖区内自然村进行森林防火、严禁乱砍滥伐及保护森林资源等知识宣传,强化村民防火意识、提升群防群治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李国华说。
他口中的“一长两员”,指的是“村级林长+护林员+监督员”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队伍,是渝水区落实林长制工作的重要举措。自2018年林长制实施以来,渝水充分发挥“一长两员”作用,利用村级林长和护林员距离山头近、发现情况早等优势,及时巡查并解决问题,实现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推行林长制,实现林长治。”走进新余东南的百丈峰景区,路旁不时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识牌。
百丈峰是江西省级森林公园,森林面积207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8%,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候鸟及其他野生动物在此繁衍栖息。去年,由渝水区林长办与百丈峰管委会共同打造的渝水区林长制主题公园正式落成。该主题公园位于百丈峰景区内,占地3000余亩。
在百丈峰步道两侧,可以看到以林长制为主题的标志造型、文化走廊等,展板上详尽记录了林长制、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松材线虫病防治等相关知识,不时有游客驻足观看。下一步,当地计划在现有设施基础上,以生态休闲旅游、森林康养产业为主导,打造百丈峰森林康养小镇。
走进南安乡长塘里村,碧水环绕、环境优美,生态塘中栽植着各类水生植物。长塘里村是南安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核心区域之一。
在长塘里生态展示馆内,可以全面了解南安河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的规模布局和实施效果。“村里的废水都有专门处理的地方,水塘里禁止人工养鱼。”南安乡高峰村村民龚荣华说,对于村里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河水变清了,就连空气都清新多了”。
相比城市里的点源污染,由养殖场、农药、化肥到农村生活垃圾带来的面源污染治理难度更大。长塘里村重点整治建成生态塘,全村地下水网实现了雨污分流,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放到生态塘中,利用“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生态净化,长久保持水体清澈。治理后,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减少了70%左右,提高了南安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守好一方水土,就是守住了民生福祉。据了解,渝水区是全国26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试点之一。去年7月在云南大理召开的全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交流讨论会上,渝水区作为全国四个县市之一作典型发言。
渝水区是产粮大区和畜牧大区,全年生猪出栏90万头。如何破解规模化养殖污染难题?渝水给出的答案是推进畜禽粪污第三方集中处理新模式。
在位于罗坊镇的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厂长邱志刚将这一模式总结为“N2N”:“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和有机肥生产中心为2个技术核心,整合上游N家养殖企业和下游N家种植企业,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实现县域农业大循环。”
厂区内,数个巨型厌氧发酵罐,每年将40万吨养殖业废弃物,转化为20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能、3万吨有机肥和38万吨沼液肥,并将清洁环保的沼气送往超过6000户农村家庭。
“N2N”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被江西省政府评为全省20个创新模式之一,在全省复制推广。2019年11月,全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推介会上,“新余经验”开始走向全国。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在渝水的绿水青山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3年以来,渝水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城市,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渝水力量。”渝水区委常委、副区长何耐平表示。
一项项生态文明改革任务有序推进,一条条扎实有效的举措落地生根,为渝水守好生态“底色”、厚植发展“绿色”奠定了坚实基础。书写好新时代的生态答卷,就是要让这一方土地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开云电竞开云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