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电竞江津:駐村干部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新引擎”
江津區塘河鎮硐寨村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攜手村“兩委”,以實際行動響應群眾需求,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傳承與環境美化工程,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開啟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自從升級了這條公路,路面平坦整潔多了,我們敬老院的老人們在飯后都可以沿著這條路散步鍛煉身體。”塘河鎮敬老院院長何德容高興地說。
在以前,廷重祠至場口的公路多數路段為4.5米寬水泥路,部分路段僅3米寬,彎度、坡度較大,車輛交會較為困難。尤其趕場天,場口路段貨車、汽車、摩托車、行人擁堵不堪,給周邊居民通行造成不便。
經過積極爭取,項目資金200余萬元落地,廷重祠至場口道路升級工程於今年1月正式啟動,主體工程歷時8個月,於9月圓滿竣工。
此次改造將原本單車道升級為雙車道,並增設了41盞路燈,極大提升了夜間行車安全。道路通行效率顯著提高,原本15分鐘的通勤時間縮短至僅需5分鐘,便利了村民日常出行。
為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駐村工作隊聯同江津區委宣傳部鄉村振興幫扶集團,聚焦塘河婚俗文化、安安送米等地方特色歷史文化,啟動了杜家嘴文化大院建設項目。
通過幫扶集團籌集的15萬元及周邊30余戶群眾自發籌集的2.6萬元,共計投入17.6萬余元,對大院進行了全面升級:硬化院壩700平方米,繪制牆體彩繪300余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4盞,並種植黃梔子等花卉苗木50余株。
“原來這裡的地面是石頭泥土路面,坑坑窪窪。現在院壩打好了,換上了統一的外牆畫、路燈等,看著這些變化,村民們都很開心,白天晚上都很多人在這裡悠閑。”硐寨杜家嘴社村民余治書說。
如今的杜家嘴文化大院,文化氛圍更加濃厚,環境整潔宜人,成為村民休閑娛樂、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顯著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面對大竹林傳統村落年久失修、居住條件差的狀況,塘河鎮、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到250萬元傳統村落修復修繕專項資金,精心實施了建筑面積達1300余平方米的修復工程,直接惠及農戶9戶。
此次修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村落的原始風貌與歷史韻味,讓美麗鄉愁得以延續。修復后的大竹林,既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又為鄉村旅游增添了亮點,實現了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的和諧共生。
此外,硐寨村黨總支與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積極對接市郵政管理局六分局等相關部門,成功引入順豐速運公司設立村級快遞服務中心。
通過與多家主流快遞公司簽訂攬收協議,農產品物流成本大幅下降40%,有力提升了硐寨村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土雞養殖為例,依托村級電商直播平台,銷售額實現30%的增長,極大地提振了村民發展產業的信心。
“快遞服務中心自今年4月投入運營以來,月均寄送快遞近100單,對外銷售農產品價值逾6萬元,累計為村集體增收超過1萬元。同時,中心創造了快遞服務崗位1個,本土主播崗位3個,為本地青年學生提供電商直播實習實踐機會,有效吸引人才回流,為鄉村人才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塘河鎮硐寨村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延羽豐介紹。(程雅琦、吳明清)
作為“老馬工作法”的發源地,近年來,重慶江北區在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方面惟實礪新、善作善成,立足預防、調解、法治、基層,努力打造多元解紛新“楓”景。 在工作中,當地各行各業、各基層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摸索形成了包括寸灘街道的“寸心如e家”、鐵山坪街道的“明理合議會”在內的一批基層社會治理子品牌,並涌現了李東江等一大批“老馬”式“小馬”。…
發布會現場。鄒樂攝 人民網重慶11月19日電 (記者馮文彥)19日,記者從重慶市優化升級2024年商務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提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重慶市商務委對汽車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有關標准、執行時間、實施范圍等內容進行了優化升級。…
重慶開州分水村與四川開江分水嶺村召開“院壩會”推進鄉村治理。受訪單位供圖 “如果沒有意見,請舉手表決……通過!”前不久,在四川省開江縣靈岩鎮分水嶺村,陣陣掌聲傳出,兩村聯合舉行的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協同治理制度,鼓掌的人除了分水嶺村村民,還有重慶市開州區三匯口鄉分水村村民。…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